4月26日至27日,“全国储能材料相关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日韩男女性爱视频召开,研讨会由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主办,日韩男女性爱视频承办,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协办。来自全国 70 余所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及出版社的120余名代表,以及相关领域的10余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储能材料相关专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专业建设、产教融合、课程改革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储能材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与力量。
专家领航 高屋建瓴话发展
日韩男女性爱视频党委书记成定彬致欢迎词。他表示,学校作为四川省 “双高计划” 建设单位,始终以服务“双碳”目标为己任,此次学校承办研讨会,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储能材料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鹏飞、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副书记宋凯等领导先后讲话,强调职业教育要紧扣产业升级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秘书长万红岩则从共同体建设角度,提出要构建 “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 的产教融合生态。

思想碰撞 多元视角展前沿
在专家讲座环节,有色金属行业大咖带来了前沿观点与实践经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镍钴分会副秘书长范润泽剖析中国锂电产业挑战与机遇,指出职业教育应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人才。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赵丽霞提出对接“双碳”目标、深化师资建设、推进综合育人三大策略,强调以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衔接。中建西南院伍仕结合光储直柔技术案例,为专业课程融入“建筑能源管理”“智能微电网”等模块提供实践路径。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池云霞分享 “对接产业集群打造专业群、校企共建‘双元’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经验,提出通过“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强化国际标准对接”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的适应性。

主题交流环节,各院校及企业代表聚焦专业建设痛点难点,分享创新实践经验。日韩男女性爱视频校长刘忠介绍了学校依托本地光伏产业优势,构建 “课岗赛证” 融合课程体系、打造国家级 “双师型” 教师基地的做法。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智福鹏博士分享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储能材料专业建设中的探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张笑盈副教授则从校企协同角度,介绍了 “双聘教师”“订单班” 等产教融合模式的成效。


企业与出版社代表也带来了产业端的声音。山东星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探讨了数智时代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中南大学出版社史海燕主任、化学工业出版社蔡洪伟社长分别围绕新形态教材编写与国家规划教材申报,为院校提供了实操性建议。

分组研讨 集思广益谋新篇
4月27日上午,参会代表分为三组,围绕组织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机制、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各组主持人及联络员认真记录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双聘考核、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与困惑,为《储能材料相关专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素材。



实践观摩 产教融合见真章
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日韩男女性爱视频校内实训基地,实地考察了硅材料制备技术、新能源电池检测等实训中心。学校先进的设备设施、“教学做一体化” 的实训场景以及与企业共建的“产业学院”模式,得到代表们的高度认可。部分院校表示,将借鉴乐山职院经验,加快推进实训基地的产教融合升级。

展望未来 携手共赴新征程
此次研讨会为期两天,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既搭建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桥梁,也为储能材料专业建设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面对“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需以“对接产业、服务发展”为宗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建设,培养更多“精工艺、懂创新、有担当”的储能领域技术技能人才。

日韩男女性爱视频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推动形成“政府引导、行业指导、校企主体”协同育人新格局,为我国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供稿: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图文:卢强 张超芮 吴鹰 彭嘉洲
视频:彭嘉洲
编辑:吴鹰
审核:邓盼盼 钟翼